天台正明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园位于石梁镇大同,我县与新昌县交界的横岭。整个基地占地2000多亩,其中高新优品种茶树示范推广基地300多亩。这里海拔适中,出太阳的时候光照充足,一到阴天则云雾缭绕,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环境。走进茶园,每个茶树区域安装着一盏太阳能杀虫灯,走近看可以发现它由三个部分组成,最上面的是太阳能电池,中间是频振波诱杀灯与高压电网,下面是装虫袋。天台正明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正明告诉说,太阳能杀虫灯的效果很好,一盏能管理近30亩范围的病虫害。
茶园行间还插着整齐划一的黄色牌子,上面布满了各种昆虫。“这是黄板,是用来诱杀害虫用的。我们的茶园不打杀虫剂和除草剂,全部采用理化诱杀和人工除草。”他介绍道,用了这样组合后就没有用过农药了。与此同时,陈正明的茶园里施的是有机肥,为茶树提供了全面平衡的营养元素,提高了茶树的抗病虫害能力,也改善了土壤肥力。吃水不忘挖井人,陈正明小有成就后不忘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他引导群众不等不靠、苦干实干走上致富道路,通过“党员+特色产业+基地+贫困户”的思路,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开展党员精准帮扶致富示范,引导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的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与精准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把茶树栽培、标准化管理技术无私传授给当地农户,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作为家里的第三代制茶人,天台县政协委员的陈正明从小躺在茶叶堆里长大。26岁时,陈正明承包了横岭的毛竹和茶叶产业。为了炒制最好的红茶,从2006年开始,陈正明一直坚持着、努力着、研究着。多次的失败,更激发了陈正明的斗志。“一定要把红茶做出来!”查资料、请专家、研究红茶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做足功课后,随后进行尝试做红茶的他成功了的制成了一批茶。
为了做最好的红茶,陈正明还和高校单位协作,研发制作有天台特色的红茶。他每年都会走访全国各地的红茶名地,与当地的茶农、专家探讨学习,不断汲取知识。2015年和2016年,陈正明选送的红茶都获得了“浙茶”杯银奖。这让陈正明想不通,为什么只获得银奖?后来,询问了许多专家,找出问题所在,原来,茶叶的评分分别获得第四和第二,只是上交的资料不够全,才屈居银奖。从2017年开始,他把研发生产、市场营销、品牌推广、获奖荣誉、历史文化等资料进一步充实,此后,他选送的红茶连续三年都获得金奖,2021年更是被命名为“浙江名红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