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中新双语学校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做着这样一些事儿,这些事儿很小但又很温暖。他们是谁?又做了什么?请一起跟随着紫薇心理工作室成员了解学校心理那些事儿。
心理辅导班会
居家学习第一周,工作室就召开线上会议,商讨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心理辅导思路与内容,制作出精美的课件,帮助全校班主任开好“居家抗疫心理辅导”主题班会。所有学生第一时间得到了心理辅导和正确的认知,放平心态更好地开展居家学习和生活。
线上心理课
工作室主持人张琳琳老师在同学们居家学习期间为全区中小学生执教了名为“我的学习发动机”的全区公益心理课。活动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欢迎,学生在学习过程觉察了自己的学习动机,分析了自己的学习动机是外部动机还是内部动机,进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机。
心理工作多元渗透
把心理工作融入各项工作中。如线上家长会、云家访、定期的班会课、复学仪式等在各项工作中渗透心理关怀与辅导,做到了润物细无声。
备好、上好“复学第一课”心理篇
复学前,工作室成员在做好本职工作——防疫、教学、班主任工作基础上又开始为孩子们的复学第一课紧张筹备。结合当下孩子们的心理状态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研判,对可能出现的心理现象找到相应的疏导方式和自我调节的方法。六位骨干成员分工协作,两天的时间“复学第一课”心理篇——《重逢是更好的开始》,终于呈现在了孩子们的面前。
能为全校所有师生服务是一件幸福的事儿。她们是一群幸福的人,一直在做着幸福的事儿,今后也将幸福地做下去。(山东广媒全媒体推广 责任编辑:郭磊 送审:孙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