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活——心灵“净水器”
作者: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一(3)班 张峻梓
曾经,一旦“兰溪三日桃花雨”,便有“半夜鲤鱼来上滩”;曾经,凡见“隐隐溪桥隔野烟”,皆可“石矶西畔问渔船”;曾经,即便“江枫渔火对愁眠”,也伴“月落乌啼霜满天”……
然而现在,当十亿多公顷森林成为了荒芜的“不动产”,当350多万块宇宙垃圾在夜空中绽放“灿烂”的光斑,当烟雨时节已然随着变得更喜欢“翻脸”的天气渐行渐远,大自然正以橙色预警信号向我们发出最后通谍——如果现代化的轨迹不能得到修正,那么人类不是选择重归农耕,就是彻底失去前程!
但即便是最黑暗的夜晚,也有星空匍匐在云端。
绿色“净水器”的强大“功能”毋庸置疑,但要让它发挥作用,首先就得把它“安装”在心里。换句话说,要享受绿色生活,就只能首先对它的重要性产生感性的认知。而当我们尝试着一张纸用两面,当我们开始使用节约型水具、家具,当我们学会远离过分包装,当我们记住不要让任何家电待机,我们便开始向绿色生活——这个上帝的“商品”发出“订单”。
但要真正过上绿色生活,用绿色“净水器”对自己的心灵进行反复的过滤,却有很多人难以坚持到底。这种思想源于一种相当普遍的成见——“绿色”的是少数,而物以稀为贵,所以“绿色”的也就是贵的。其实,绿色生活中的绿色消费绝非是一种奢侈;相反,一种节约的理念正贯穿绿色经济的始终。无论是商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在绿色经济中都是以低成本、高质量、高环境友好度为终极目标的。就拿“E85”汽油来说,作为含有85%的生物酒精、CO2 排放量比普通燃油少4倍的真正的绿色汽油,它的价格却反而比普通汽油低1/5。所以,使用绿色“心灵净水器”绝对是环保生活的不二法门。
同时,这套“净水装置”还蕴藏着巨大的潜在用途。不知您是否想过,如果有条件的话,也许把雨水储存在家旁的池塘里,再通一条专用管道便可以用雨水冲厕所,让自然资源近乎零损失地循环?不知您是否想到,一盘旧的盒式录音带封上拉链再稍加装饰,便可以制作成漂亮的环保钱包?不知您是否知道,已经有人在名片里夹上一粒浸在营养液中的苜蓿种子,标上“这颗苜蓿种子将会在四天之后发芽”,便制作出一张既体现风度,又美化环境的绿色名片?其实,只要有了创新的意识,绿色生活将会有无限的可能。
但同时,我们更不能忘记一个更加本质的问题——绿色生活在某种意义上仍然与现代化生活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让社会的强势群体参与到绿色生活中来形成示范效应。而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强势群体并非只是那些腰缠万贯的富贾,青少年才是未来社会的真正主流。所以,只有当我们对这款“心灵净水器”赞不绝口时,世界才会真正掀起绿色生活的巨浪。
或许一滴清水,并不能让整杯浊水变清;但一滴浊水却注定会使整杯清水变浊。所以,即使无法仅凭一己之力净化整个世界,也至少要在绿色的生活中过滤自己。我曾想,也许世界就是一杯掺杂着泥沙的水。只要我们不再向其中添置沙石,世界的污秽便会沉降下来。到时,舀起表层的清液,便汇成一片孕育新生的绿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