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时31分,哈市道外区的市民张腾飞在家积极响应“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点燃蜡烛。 本报记者 张清云 摄 |
| |
照亮 曲显昊 摄 |
| |
签名 本报记者 李巍 摄 |
昨夜 冰城为地球熄灯1小时
五洲共倡节能环保 全球灯光同此明灭
本报讯 (记者贾博 芦伟坤 杨志英) 27日,全球迎来2010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全球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均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自觉关灯。当晚,哈尔滨有超过10万个家庭、百余家企事业单位以及众多景观建筑、街路和全球同步熄灯。从20时30分至21时30分,夜幕下哈尔滨的灯光闪烁明灭,别样的夜景折射着人们对地球美好未来的企盼。
烛光晚会:
“黑暗”中显浪漫
地点:建设街广场
19时30分,由本报和哈市环保局、远大购物中心联合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大型环保宣传活动在哈市南岗区建设街广场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环保志愿者们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台精彩纷呈的“低碳环保晚会”。当时针指向20时30分,随着环保志愿者代表的齐声倒数,建设街附近的路灯和景观灯等同时熄灭,上百支烛光在黑暗中闪烁跳动。
“1、2、3,茄子……”一阵笑语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拍照的3个人是从广州来哈市旅游的游客。李先生说,他们是第一次到哈尔滨,20时40分到达建设街时已经一片黑暗,夜色中的冰城别有一番迷人韵味。一个广场关灯1个小时,全世界那么多的广场都关灯,将节省很多电,节约很多能源,“所以,今天我们来到这里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错过时段:
回家自己补上
地点:中央大街 防洪纪念塔
据活动组织者之一袁先生介绍,他是哈市云游网的版主,这次组织“地球一小时”活动就是想让孩子们了解环保对地球的影响。
19时30分,记者在中央大街看到,参加活动的孩子们身穿专门准备的白色T恤,前面印有“地球一小时”的字样。据参与者董宣池小朋友介绍,他们将穿行中央大街,向市民宣传“地球一小时”的活动,同时邀请有意愿参加这个活动的人在T恤上签名。签过名的市民马小姐告诉记者,听孩子们讲解后,感觉自己也应该行动起来,“我晚上回家也熄灯1小时,错过了时段,我自己补上。”
20时30分,记者在防洪纪念塔广场看到,周边的商家纷纷关闭了部分灯箱和照明设施,这一行动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掌声。
烛光“60”分:
把祝福传递下去
地点: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19时,记者在东北林业大学看到,53名学生拿着手持节能灯站在操场上。游走中,在不到2分钟时间内同学们组成了数字“60”,在节能灯的映衬下很是夺目。19时50分,主楼内的30余名同学也在楼梯间内用蜡烛拼出了数字“60”,用自己的行动宣讲环保,随后同学们集中在图书馆内共享这难忘的“一小时”。
东北农业大学绿色志愿者协会的同学们当天一早就在校园内拉起“节能,从心开始”的条幅,志愿者纷纷走进寝室宣传节能的重要性,将环保节能的意识传递给校园内的每一个人。20时30分,所有同学排成两队,签名者使用蜡烛照亮,在条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与祝福语,签完名的人把自己的蜡烛传递给下一个人,也是传递对地球的美好祝福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