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增加不会导致贫民窟出现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了一些很具体的内容,比如说像村里的留守女童,但是我们知道农村里面还有大量的剩男,找不着媳妇的,可能这个就会出现你刚才说的性侵害可能性,这两个矛盾一重叠在一起,可能这种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更大。
段成荣:你说这个现象我还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调研过,包不过我注意到的这几个特殊的案例,也不是所谓剩男干的,其实有一些有权有势的人干的,真不是剩男干的。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关系,到现在为止我不知道,但是核心的是我们保护这些女童的基本权利,不管谁去做这些坏事,那都是不允许不应该的。
主持人:归结到您刚才提到一个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政策性的东西,宏观性的东西,比如说让这些孩子能够早一点进入到城市,跟他们父母团聚在一起。从世界上,拉美,包括像印度这些国家,他可能就不存在一个问题,因为他不阻止人口的流动,也没有户籍方面的问题。这样的话,会导致另外一个问题,大规模的贫民窟,像中国存在一个城中村,某种程度就是跟贫民窟的一个道理的一些东西,那会不会带来这样一些问题呢?
段成荣:防止成贫民窟的出现,这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问题,中国在这一方面做得相对来讲还是更好的,像你刚才提到拉美也好,印度也好,大规模的贫民窟我们现在基本上还没有出现。但是总的来讲,我们流动人口主体上百分之七八十,尤其我们青少年脑子里就是出来挣钱的。我们看到每年这些流动人口来来往往,有来有往的,不断的在出来,也不断的在回去,回去的人有的是完成任务了,我挣钱已经至少阶段性的我认为我已经完成我的任务了,我就回去了。也有的人出来转一圈发现我不行,我没有这个能力,可能他也就回去了。所以你说会不会一定就形成这种贫民窟?我倒觉得也未必,尤其是我们青少年流动人口已经有一亿多,将近两亿人了。那也不会因为再加上这些儿童就一定导致贫民窟的出现,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突出。
主持人: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可能在农民的土地问题上还是比较谨慎的。
段成荣:对他还有一个保障,他还有一个退路。
主持人:基本上城市近郊这些农民从土地补偿中获得大量的补偿,或者是远郊的话,可能就会尽量保证他土地的拥有,这样的话不会造成大量的失地农民。
段成荣:而且从我的理解来讲,如果他真要带着孩子,你所担心的贫民窟现象倒反而可能更容易来防范阻止,为什么这么讲?可能你看到的城中村也好,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居住点也好,可能三个,五个,甚至十个八个,挤在一间,或者一套小的房子里面。反正我就是年轻的光棍或者俩口子挤点就挤点,但是一旦把孩子带来之后,我们的家长们对孩子是更在意的。一旦我带了孩子之后,我要想方设法改善我的居住条件。这个能够更有助于防范这些东西,这里面是因为我们现在城里面因为儿童进城以后受教育有很多挑战,所以他不敢带进来。一旦他有这种机会的时候,我把孩子带进来之后,想办法安排得更体面一点,我得为孩子的成长着想,所以这个问题至少是正反多方面的。
主持人:非常感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