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龄:90岁
籍贯:云南玉溪周城人
参军:1939年考入陆军讲武学校黄埔18期步兵科,194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现状:现在是东川矿务局的一名退休老职工,住在矿务局退休下大院里。

年龄:90岁
籍贯:山东广饶县北口村
参军:1944年冬天,20岁的王惠生就读于失学就业辅导处高三班,后响应号召成为一名青年军。
现状:现在是东川冶金工校退休老教师,住在矿务局退休下大院里。
11月13日,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高飞、抗战老兵关怀办的负责人周德蓉和志愿者,带着满满的关爱前往东川。看望住在东川矿务局退休下大院的两位老兵,90岁的潘文锐和王惠生。志愿者们陪着老人拉家常,听老人说着往事,还给两位老人送上藕粉、芝麻糊等容易消化的营养品。
1
1
潘文锐 “我们家兄弟几个都参军了”
13日,记者随抗战老兵关怀办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潘老住的大院里,听说有人要来看望潘老,原本就不怎么宽敞的家属院里挤满了闻讯赶来的邻居们,大家七手八脚地帮忙张罗,好不热闹。
和之前采访的老兵们一样,一说到当年的事情,潘文锐非常激动,他讲到自己曾经被学校派去黑林铺跟美国军官学习如何使用美式武器,“我当年入学的时候考核是倒数第一名,不到一年我就是这个啦。”老人边说边骄傲地竖起了大拇指。听到大家都夸自己气色好,潘文锐得意地说:“我年轻时候身体壮实,加上在学校天天操练,底子好。”
当信息记录完毕,工作人员需要潘老签字确认时,他拿着笔颤抖着在纸上写下“黄埔第十八期老兵潘文锐”几个字,眼睛里水花满满,他说:“我们家兄弟几个全都参军了,把我们的青春献给了保家卫国的事业。”
潘文锐的家是多年前建好的单身小居室,一层楼有八户人家。屋内狭小陈设简单。客厅摆放着一张破旧的沙发和铁质高低床。卧室内摆放着一张小床、两个小衣柜和电视机,房屋是紧凑的一居室。房屋面积只有23.5平方,虽然房屋很小,但卫生间和厨房都有。
“听说你们要来看望,爷爷非常激动,但是又着急屋里地方小,你们来了没个坐的地方。”潘文锐的老邻居黄世贵知道这事后,非常热心地把会面地点定在自己家。
王惠生 “写诗画画是我毕生的爱好”
“潘文锐和我同年,他就是我发现的了,他跟我说了他的经历,他是运输驾驶员”。说话的王惠生老人,满头白发,身穿蓝色衬衣背带裤,打扮时髦。王惠生女儿王力笑着说:“穿背带裤并不是了赶时髦,是因为我爸爸有点胖,背带裤穿着不会勒到他的肚子。”王惠生家的墙上贴着很多人体穴位图和他的字画。他说:“我经常照着穴位图,自己给自己按摩呀,这样身体才好。写诗画画是我毕生的爱好。”
“我们参军的坐飞机,从陕西到达云南”。经过一个多月训练后,高中以上的青年军选派赴印度学习。1945年正月,王惠生和许多青年军乘运输机,经过驼峰航线赴印度蓝姆伽学习。“我被编入汽车学校,学习驾驶JMC,教我们的是一个美国军官”。毕业一个多月后,王惠生和战友驾车前往加尔各答运送旧军服。同年7月返回昆明。
日本投降后,1946年王惠生退伍。1950年,在老家山东进入有色局工作。“我和老师有缘啊,出生在教师节这天(9月10日),所以当了一辈子老师”。1959年,王惠生工作调动来到东川矿务局,任东川冶金工校教师直到1986年退休。
“大爱无疆化春风,热心公益遍西东;扶贫解困不辞劳,抗战老兵暖心中。”王惠生中气十足地给在场的人朗诵了他亲手写的诗,“你们来看望我,你们为老兵的付出,我们都记在心里,今天来东川真是辛苦你们了”。
关爱
关怀办望老兵安度晚年
抗战老兵关怀办的负责人周德蓉告诉记者,这两位老兵是他们最近才找到的,一听说还有老兵在东川,他们就赶紧下来了解核实情况。周德蓉说,本来这次找到了3位老兵,但是有一位前两天由于生病被儿女接回老家疗养,就只能先来探望东川的潘文锐和王惠生。周德蓉告诉记者,今天的这两位老人经过初访,基本可以确认是抗战老兵,下一步就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生活状况开始关怀行动了。
最后,工作人员把特地带过来的橄榄油、饼干、蛋糕、麦片等营养品送到老兵手中,看着老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周德蓉说:“今天的初访我觉得很欣慰,两位老人的精神状态都很好,希望他们身体健康,能够安度晚年。”
民政局关怀老兵义不容辞
13日当天,去看望老兵的除了老兵关怀办的工作人员以外,还有东川区民政局的相关负责人。看到老兵们的状况,他感慨道:“他们是英雄,关爱老兵我们义不容辞。”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东川早在几年前做过一个老兵身份核实的调查,找到过一部分老兵,并且根据每位老兵各自生活情况,民政局下发了相应的补贴金,但是由于老兵们相继离世,现在在民政局有记录的老兵,已经没有了。而前天发现的这两位老兵,由于他们属于退休老职工,有单位的退休金补贴,所以他们也不归民政部门管辖。“但以后若是还有老兵,既没有收入又没有家人,生活条件差的,我们民政局一定会拨专项资金给老兵,让他们老有所依。”该负责人说。(完)(记者 陈筑凌 实习生 郭娇娜 文 记者 龙宇丹)

年龄:90岁
籍贯:云南玉溪周城人
参军:1939年考入陆军讲武学校黄埔18期步兵科,194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直至抗日战争胜利。
现状:现在是东川矿务局的一名退休老职工,住在矿务局退休下大院里。

年龄:90岁
籍贯:山东广饶县北口村
参军:1944年冬天,20岁的王惠生就读于失学就业辅导处高三班,后响应号召成为一名青年军。
现状:现在是东川冶金工校退休老教师,住在矿务局退休下大院里。
11月13日,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理事高飞、抗战老兵关怀办的负责人周德蓉和志愿者,带着满满的关爱前往东川。看望住在东川矿务局退休下大院的两位老兵,90岁的潘文锐和王惠生。志愿者们陪着老人拉家常,听老人说着往事,还给两位老人送上藕粉、芝麻糊等容易消化的营养品。
1
1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