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长眠广州的域外胡人

(来源:广州博物馆)

原标题:长眠广州的域外胡人

大家好,我是一座陶托灯俑。西汉后期出产,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啦。1955年,考古学者们从大元岗汉墓中发现了我,让我得以再次和大家见面。大家可能对我有些好奇,我是做什么的?来自哪里?如果你有以上疑问,就来看看我的自我介绍吧~

【我长什么样】

陶俑座灯 西汉后期 1955年大元岗出土

广州博物馆藏

第一眼看到我,你注意到了我的什么呢?

首先观察我的长相,看这大大的眼睛,深邃的眼窝,高挺的鼻梁,坚毅的下颌角,别说古代了,就是放在现代我也能算得上是一个帅哥吧~

再来欣赏我的姿势,只见我右手扶腿,左手托灯,头颅扬起向左偏转45°,赤脚跪坐在地,坦胸露乳,虽然有些害羞,但这确实是我们陶托灯俑的惯用姿势。

刚刚说到我们,没错,现存的陶托灯俑不止我一个,我们是一个小团体,目前仅在广东、广西以及贵州等地汉墓中发现了我们的身影,其中绝大多数出自广州地区的汉墓,我们的出生年代分布于西汉中期至东汉末期,至今我已经找到20多个兄弟姐妹啦。说起陶托灯俑的功用,我们属于随葬品的一种,是作为殉人的替代品和灯具陪葬在陵墓当中的,受两汉时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观念影响,“古人将墓葬视为死者在冥界的家,这个冥界之家是现实家园的复制和重建,墓葬所体现的各种观念均存在于现实世界”。正因如此,我们诞生了。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将人俑和灯盘结合在一起的情况,比如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的战国坐人铜灯,湖北荆门包山楚墓出土的战国楚烛俑铜灯等,但它们都是汉人形象。

介绍完我,再来看看我们的家族成员吧~

按时间来分,家族内主要可分成西汉陶托灯俑和东汉陶托灯俑,受当时时代审美的限制,灯俑形象也是有所不同的。

陶俑座灯 西汉 1999年先烈南路大宝岗出土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这位兄弟来自与我同一时期的西汉,灰红陶质地,脸部轮廓棱角分明,眼睛细长,高鼻梁,尖长下巴,一把浓密的络腮胡子很是打眼,头发束于脑后折向前成髻。膝坐地,左腿竖曲,右腿横曲,跣足;左手托灯,右手垂于右侧大腿;衣领处划有交叉细线以示身着衣物,两小乳头突出。这类胡人灯托俑出现时间较早,从西汉中期到东汉前期的胡人托灯俑大多此种类型,到东汉后期不再出现。

陶俑座灯 东汉

广州博物馆藏

另一位兄弟时代较晚,来自东汉。看他箕踞蹲坐、两手交握置于膝上,头顶托灯。同样衣领处划有交叉细线以示身着衣物。体态较为丰腴。

总结来说,我们的形象具有以下特征:头宽而短、唇鼻皆厚、颧骨较高、眼窝较深、须发皆浓而密、下颌突出,身材短小、毛发浓密、坦胸露乳,我们的形象与传统的中华人种差别明显,所以学者界习惯把我们叫做胡人托灯俑。

那么如何从形象上来大判断我们的年代呢? 这里有三个小技巧:

姿势上来说,我们的姿势是逐渐演化的,从单手托灯,发展到头手并用扶灯或者托灯,再到只用头顶灯盘;

广州地区汉代墓葬出胡人灯托俑统计

体型方面,西汉的我们身材纤细、瘦弱,东汉的我们身材逐渐肥硕。表情上来看,我们的表情和神态逐渐丰富,西汉时期面部较为模糊、表情严肃,东汉时期出现了吐舌、仰视、嘴巴微张等各种轻松惬意的神情。怎么样,你学会了嘛?

兄弟们,昂首挺胸保持姿势!头不要低,灯盘会掉!

我从哪里来

关于我是哪里人的问题,近年来许多学者都有不同的看法。

胡肇椿、张维持先生认为我们是印度尼西亚境内的土著居民;

黄展岳先生又深入分析,托灯俑头型较短,两颧较高,宽鼻厚唇,下颂比较突出,身材不高,体型特征与印尼的土著居民“原始马来人”近似。从造型分析来看,他认为我们应是南海诸国人。

也有学者说,从深目高鼻这一体型特征来看,认为我们似乎更有可能来自西亚或非洲的东岸。”

还有许多学者指出,在印度次大陆的居民中,人种特别复杂,有棕种、黄种、白种、黑种,也可以说印度民族是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在印度土地上同居、通婚融合而成的。而男性缠头巾、戴耳环、裸体多毛、髭髯浓密的形象在早期印度雕塑中也极为常见。从广州汉墓出土的胡人俑同样具有“深目高鼻、大胡子、裸身和跣足”等特征来看,推测我们可能来自于印度。

事实上,由于制作我们时没有施釉且不施彩,因此很难根据肤色来判断我们的人种来源,但从其他特征来看,现在的学者普遍认同的一种结论是我们的来源不局限于某处一地,很可能包括海南岛、马来半岛、中南半岛和印度等地在内,甚至有可能远至非洲,也就是说,我们的族源应是多源的。

而关于我的社会身份,大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认为我是由海外贩运至广东沦落为富贵人家的奴隶。

除我以外,在广州汉墓中出土的胡人俑的类型还有侍俑、劳作俑、武士俑、托灯俑、镇墓俑、抱婴幼儿俑等。在汉代的我们处在 社会下层,身份地位低微,本身就为服侍主人的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而存在。基于“灵魂不灭”的观念影响下,我们的主人制作这些俑放置于墓葬中,象征墓主人死后如生前般被服务。

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

其实啊,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开通,广州在汉代已经是一个多元融合的城市了,正如刚才讨论的我们的族源有可能是复杂多样的,当时的广州城也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朋友们。

《汉书•地理志》记载:“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其州广大,户口多,多异物,自武帝以来皆来献见。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入海市明珠……平帝元始中,王莽辅政,欲燿威德,厚遗黄支国,令谴使献生犀牛。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八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也就是说,在汉武帝时期,派谴官方代表黄门使者从广州出发出使东南亚和南亚诸国进行海外贸易与交流,这条海上航线已经成熟。航线最远已经能够到达“黄支国和已程不国”。即今天的印度东岸的建志补罗和斯里兰卡。

由此,带来了中国与东南亚诸国的人员流动,广州,见证了两汉时期的对外文化交流,我们也成为了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成型的重要物证。

好啦,今天的自我介绍就到这里了,不知道你看完后对我了解了多少呢?如果喜欢我的话,可以点个“在看”把我分享出去哦~

参考文献:

刘振东:《冥界的秩序:中国古代墓葬制度概论》

覃 杰:《广州汉墓出土人物俑的发现与研究》

黄巧好:《广州汉墓出土的胡人托灯俑》

武云昊:《秦汉岭南地区海洋文化因素的考古学观察》

公众号 : 广州博物馆

● 扫码关注我们

撰稿 | 李沛琦

排版 | 温梦琳

初审 | 邓颖瑜

审校 | 刘颖颖

审核 | 朱晓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