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邓小平的长子,也是邓家五个子女中遭遇最不幸的。他曾是北大物理系的优秀学生,却在文革中被迫跳楼,从此半身不遂。他没有放弃生活,而是把自己的心血和智慧投入到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中,为推动中国残疾人的福利保障和社会地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就是邓朴方。
邓朴方出生于1944年4月16日,四川广安人。他的名字是刘伯承取的,寓意“纯朴方正”。他在家里被父母亲切地称为“胖胖”。他的童年并不幸福,因为他的父亲邓小平经常在外奔波,参与革命和建设。邓朴方只能跟随母亲卓琳在各地流转。他在山西省左权县麻田村出生,这个村子被称为太行山“小延安”,是八路军总部的驻地。
1962年,邓朴方考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开始了他理想的大学生活。他成绩优异,性格开朗,深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1965年9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然而,好景不长,文革开始后,邓朴方受到父亲的牵连遭到疯狂打击。
1968年初,邓朴方因遭受不公并受到虐待,未表示抗议。他推开一扇窗从三层楼一跃而下。导致胸椎压缩性骨折,从此半身不遂。
文革结束后,邓朴方的父亲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儿子的遭遇十分心疼,曾经为他寻求过国外的治疗机会,但邓朴方的下半身已完全瘫痪,无法恢复。邓朴方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他说:“我不是一个可怜的人,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我有一个伟大的父亲,我有一个美好的家庭,我有一群忠诚的朋友,我有一份有意义的工作。”
邓朴方从1975年开始重新工作,在总参管理局服务处任职。1984年,他转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成为副部级干部;第二年,即升任基金会理事长;自2006年后,他一直担任基金会的会长。同时,邓朴方还于1988年创建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并自己连续担任了残联第一至四届主席团的主席,前后任职长达20年。在他的领导下,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他积极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制定和实施,为残疾人争取了合法权益。他还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工作,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他还积极参与国际残疾人事务,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残疾人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2008年3月,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邓朴方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晋升为国家领导人职务。在同年11月举行的中国残联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主席团名誉主席。
邓朴方以他的特殊身份和影响力,在推动中国残疾人的福利保障和社会地位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为此,他曾先后获得多个国际荣誉。这包括:
2003年,获得“联合国人权奖”;
2005年,获得“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勋章”;
2007年,获得“美国社会心理康复协会”授予“格拉尔尼克奖”,以表彰他在改善中国精神病患者生活状况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邓朴方是一个坚强、乐观、勇敢、智慧、善良、负责、奉献的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他不仅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领导者和推动者,也是国际残疾人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杰出贡献者。他以他的特殊身份和影响力,在推动中国残疾人的福利保障和社会地位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