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安徽省巢湖管理局获悉,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近日在巢湖高林镇附近水域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时,采集到极度濒危物种鳤(guǎn)。这是时隔40余年,再次在巢湖水域发现其身影。这也反映了巢湖禁渔以来,生态不断向好。
鳤是一种珍稀淡水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水系中,与鯮、鳡同为长江中的掠食性鱼类,身材又同样修长优美,被称为“长江三剑客”。因江湖阻隔及栖息地生境退化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鳤资源严重衰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定为极度濒危物种。
鳤曾是巢湖中常见鱼类,巢湖中最近一次关于鳤的记录可以追溯到1980年,此后再未见鳤的记录。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梁阳阳副研究员表示,此次发现的这尾鳤体长24.9cm、体重76g。鳤属于洄游性鱼类,巢湖水域再次监测到鳤,说明巢湖与长江连通性较好,对后续研究巢湖水域生态系统以及鱼类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反映了巢湖实施禁渔举措以来,巢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渔业资源不断丰富的向好趋势。
小仙的自然派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张梦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