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孙美华坚持把电话免费提供给老人和学生使用。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迪 摄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小华 实习生 向思强
30年前,天心区的孙美华在自已家里安装了一台座机电话。30年来,她坚持把电话免费提供给老人和学生使用。即便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老式座机换了一台又一台的今天,孙美华从没有想过拆机。她说,考虑到周边一些高龄老人不喜欢用手机,上学的学生不能带手机,为了给他们提供方便,便一直将座机保留至今。“长沙好人”“湖南好人”、人称“留灯阿姨”的孙美华告诉记者,这台电话座机是维系邻里和谐关系的纽带,其中的快乐也许你想不到。
花甲阿姨和温暖的小店
6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离白沙古井不远的天心区城南路街道白沙街69号,孙美华的小店——伊霞食品店就开在这里。
店面不是很大,只有50平方米,但货物和商品摆放得整整齐齐。一进门,记者正好看到孙美华正在用酒精细心地擦拭柜台上的红色电话座机,然后用保鲜膜将电话包裹起来。
在这里,孙美华的小店几乎家喻户晓。进门一抬头就能看到一块“平安门店”的牌匾。在小店的收银台前,还摆着一个急救医药箱,里面的创可贴和药品都是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人。
孙美华今年正好花甲年华,上个月过的60岁生日。从2012年开始摆地摊,刚开始主要是卖当归蛋和香烟。几经变迁,2017年,孙美华租了现如今的地方,开了这家伊霞食品店。在孙美华店门口,养着各式各样的花,路人走过都会夸赞一番,也成了小巷一道靓丽的风景。她告诉记者,这些花都是别人不要了,她又捡起来重新种。最近社区的道路在施工,为了给施工的人们提供便利,她特意将免费的茶水放在小店的门外,为工人们送去一份清凉。
免费电话和30年的坚守
1995年,为了方便,孙美华特地花了3500元安装了一部座机。“以前的号码是5130***,现在换成了82660***,是移动的号。”说起这电话,孙美华娓娓道来。
“我没有装电话以前,都是在邻居家里打电话,人家也不收我的钱。”孙美华告诉记者,“我安装了电话以后,当然要免费提供给街坊邻居用啊。”孙美华说得很自然,也没觉得这是多大的事。在外打工的人如果跟自己的家人联系不上,会打电话给孙美华,孙美华会去他家里面了解情况再告诉他。还有一个年轻人刚出门,风就把门关上了,然而他的手机、钱包都落在了家里。于是他第一时间想到孙美华的电话,用座机给开锁师傅打了电话,解了燃眉之急。
为了方便没有手机的小朋友和父母联系,也为了不会用手机的老人方便打电话,孙美华将这一善举延续至今。孙美华对记者说:“每次座机坏了我都会多买几部,怕以后买不到。”有时候小朋友们放学了,家长还没下班,小朋友们就会来到孙美华的店面里面等待家长。
刘日鸣是一名从外地来长的小学生,父母在长沙打工。他几乎每天都会来到孙美华的店子打电话向父母报平安。渐渐地,他和孙美华熟悉起来,感情一天比一天浓。这不,每当孙美华过生日,他都要送些小礼物给她。
打电话的人多了,大家和孙美华的感情也越来越好,她收获的感动也就越多。小朋友红领巾没戴整齐,孙美华会亲自把他们的红领巾佩戴好。小朋友们来到店里,孙美华会拿出小零食和他们分享。
投桃报李!小朋友们如果在学校获得了奖励,会第一时间跟孙美华分享喜悦。最让孙美华感动的是,有一个小朋友过生日还专门给她带了一块蛋糕。
30年的坚守。其间,这部座机被运营商停机了两次。但孙美华坚持要开通座机电话,她说,这个电话我永远都不会放弃。
留灯阿姨和永远的善举
孙美华个子不高,较瘦,说起话来声音很秀气。
2001年开始,她义务为邻居保管备用钥匙。如今,她为街坊邻里义务保管钥匙最多时近百片,保管时间最长达20年,《长沙晚报》曾在头版推荐她的优秀事迹。
在孙美华的小店门口,这里始终挂着一个红灯笼。记者了解到,她为社区提供的志愿服务,除了义务保管钥匙外,还为晚归的年轻人留一盏灯,照亮他们回家的路。孙美华说:“很多年轻人回家回得晚嘛,我们这条小巷又比较幽静。有些年轻人特别是那些小妹坨,晚归的时候都会有些害怕。我就晚上关店关得晚一点,等等她们,就算关店了也会留一盏灯,算是陪她们回家。”
采访孙美华,她说的最多一句话是:“这都是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而已。”
孙美华是一位有着多年党龄的中共党员,她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街坊四邻都非常喜欢她。2022年,她获评“长沙好人”;2023年,入选“湖南好人”榜。
一盏不灭的小灯、一部坚守的电话,凡人善举,汇成大爱,温暖着无数人的心。
责编:周培
一审:印奕帆
二审:蒋俊
三审:谭登
来源:长沙晚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