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已经成为现代人关注的重点民生领域。穷忙或宅,独身或裸婚,丁克或三口之家,年轻时当然可以有多种选择,然而无论在何种情形下,总有一个问题可以砸到你,那就是:退休之后谁养你?
针对养老话题,搜狐网公益频道和《公益时报》联合进行公益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网友表示担心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怕老无所养。[详细]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句话用来形容社保养老金再合适不过:年轻时没攒够养老的钱,成为白发的退休老头老太太时如果仅靠社保养老金过日子会有点悲催。提前做好规划,多角度下手存够退休金是正事。[详细]
曾有经济学家算了一笔账,在2027年退休的职工,需要一笔约为300万~500万元的积蓄,才能安心度过余生,而一线城市则需1000万元,这还未必够。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养老金吗?[详细]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日益严重、家庭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退休之后如何做好养老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无论是正当壮年的中青年人士,还是已届退休年龄的老年人士,不同年龄层次和工作领域的人群都应及早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出财务安排,以保证能够安享晚年。[详细]
日前,有网友表示,社会养老保险缴费不如存银行获得复利划算,并且缴得越多越不划算。还有网友提出,国家规定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那么如果从45岁开始缴费,缴费15年到退休时领取养老金最划算。事实是否如此?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有关专家,并请他们算了一笔账,看看如何养老更划算。[详细]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养老事业面临新的挑战,必须加快发展步伐。同样,老龄化也不仅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银发浪潮”正在席卷世界,那么国外又是怎样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呢? [详细]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养老金缺口、延迟退休年龄的讨论不绝于耳。如何看待延迟退休以及它背后的问题?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究竟需要怎样的顶层设计?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黄志龙对此进行解析。[详细]
养儿防老是中国的传统观念。然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独生的孩子,因为疾病、意外等原因离开了他们,他们的年龄也很难再生养孩子,因而被称为“失独者”。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史柏年表示,政府有责任让这个群体享受补偿。 [详细]
目前,北京城区养老床位“一床难求”,而郊区则是“床位闲置”。今后,该市将下力气解决养老设施布局不合理、供求不平衡的问题,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详细]
6月26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常回家看看”是否适合写入法律,“居家养老”模式如何发展,草案中一些与此相关的规定引起了社会各界热议。[详细]
用户:
匿名: 隐藏IP